韬奋先生的三个特点

  三年前韬奋先生逝世的消息,传到了重庆以后,吾曾写过两篇文字,表示哀悼,两文中都有“韬奋爱国最热心,主张抗战最力,而不能目睹胜利当为大憾事”。现在想来,吾这几句话,可以说多余的,不但是多余且适得其反,试问我们一般活着而看到“胜利”的人,现在的情绪、环境怎样呢?光阴过得很快,韬奋逝世三周年了。以吾与他交友之久,情谊之深,应该如何表示吾的内心之哀悼?但摆在我们目前悲哀的事情太多了,吾也何必再写徒增心酸无补事实的文字呢,但是吾又何忍不写几句来纪念他呢,且把想到他的三个特点,写在下面。

  热情吾友好中热情的,固然不乏其人,而最高的要算韬奋,我们平时在一起的时候,随时随地,都可看见他真情热诚的流露,无论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为同事、为亲友而表现的热情故事,真是不胜枚举,现在只举一两件对吾的热情事实。在民国十二年的冬天吾的先室逝世以后,吾独居在上海西门外职教社之一角小楼,他每天晚上必来看吾一次,有时且同了他的前夫人叶女士同来,想出种种方法、言词以安慰吾。翌年秋天吾在苏州举行续弦订婚礼,他夫妇二人,请了假冒了大雨,特地自沪到苏参加我们的典礼,并且发表了许多动听的说话。还有一次,仿佛在民国十四年的时候,他和吾同到济南,用寓在济南阎公祠改建的正谊中学,明天要动身回沪,而大雨倾盆,街上水深没踝,内子托我买的府绸,非买不可,而吾无雨具,他竟毅然为吾去买,这种舍己为人的热情,天下有几个人可及呢?此情此景,吾永远不会忘记的。

  专一由于他的热情负责任,每做一事,必定专心一致,孜孜研究,务求尽善尽美,尤其在主编《生活》周刊的时期,摒绝一切无谓应酬与次要事情,日以继夜,有时手不停挥,有时手不释卷,在他工作的时候。大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之概。他为了《生活》对外不讲演,不作文,一心一意为了《生活》。他不但对工作是这样,有时对于娱乐消遣的事情也是这样。曾经有一个短时期,他忽然喜欢跳舞,他工作之余,独自在房内,婆娑起舞,有时抱了一只椅子,嘴里“蓬拆”“蓬拆”的盘旋而舞。即此小小的事情,他还有这样专一的精神,所以他无论写一篇文章,译一本书,做一件事,自然精心结构,无懈可击。他的威名,他的成功,专一的精神,是一个重大的因素。

  坦白凡有思想而善考虑的人,往往缺少坦白的真诚,韬奋是富有思想的人,而其坦白真诚,有为人所不及者,真能做到事必求是,理必求真,从无取巧虚伪的言行。曾忆有一天晚上与同事某君略有误会,竟至拍案大骂,对方声言辞职,几乎有势不两立之情形,吾正为此焦急,怎样可以调解,使他们言归于好。翌日大早,韬奋到吾家来,见面就哈哈大笑,连说抱歉抱歉,误会了误会了。正在此时某君来了,韬奋趋前握手,自承昨天之孟浪,某君初尚有不豫之色,至此亦破颜微笑,互道歉意,相偕至办公室,同事都为之粲然。事后某君常对吾说韬奋真够伟大,吾亦自叹弗如。

  以上所述三点,看来平淡无奇,做到真不容易,无数十年来交友不为不多,如韬奋之为人并不多见,感怀所及,略记如此。

  (原载1947年7月27日《国讯》第423期。)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韬奋基金会 2012,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072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86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联系方式

地  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院7号楼

邮政编码: 100009

联系电话: 010-58757389

联  系 人: 周老师

公众号二维码

图片名称

微博二维码

图片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