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介绍
死的征服力量
发布时间:
2012-07-05 00:00
作者:
平心
来源:
记得十年前韬奋先生在鲁迅先生公祭大会上发表了最简短的演说:
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鲁迅先生:许多人是战而不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
这“战而不屈”四字,今天借用来表彰当时的发言人,我想是最最恰当没有的。
韬奋先生继承了中国正直知识分子最优美的道德传统,同时又接受了世界最进步的革命学说与民主德操;他的追求真理与保卫主义的精神成了广大青年的照明力量;他一经选定了自己的道路,就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向前驰驱。就是这风范使他成为不朽的民主战士,他是用全副生命来实践“战而不屈”的精神的。
韬奋先生在生时,对权贵抗争,对贪官污吏抗争,日寇抗争,对反民主集团抗争,为了中国的民主利益,他拒绝与任何卑污势力妥协,他抛弃别人求之不得的名位,却决不放弃为人民发言的权利,他的敌人彻骨地恨他,而无数的青年与受难者对他表示了无限的敬爱,这是韬奋先生的胜利。
韬奋先生在事业上成功的重大因素,除了不屈的战斗精神外,还有两点值得指出的,这就是临事不苟与待人以诚。他编辑杂志,开办书店,办报,参加民主爱国运动,处处表现惊人的负责精神,例如他办《生活》周刊多年,从来不曾脱过一次期。据说,他常常深夜在印刷所工作,有时还亲自校对,在可能范围内决不让刊物错一个字。有一次“生活”公开募集救国捐,接济东北局抗战的将士,各界人士捐款极为踊跃。期满,他将全部捐款汇出,编成详细的征信录,请会计师审查,正式公布。不料事后竟有宵小造谣,诽谤他的人格;凡深知先生为人的友好,莫不愤慨万分。先生听到这类卑污蜚语,只是付之一笑,他的负责治事不计毁誉的君子风度给我的印象极深。我有时遭到污诟,一想起先生的豁达大度,就忘记了愤怒。
一个为真理而战的志士,必定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现最高的真诚,韬奋先生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凡与他共事的人,不论职位高下,是决不会忘记他的恳切谦和的风度的。他对事处处从诚出发,对人处处从爱出发,他乐于为相识的和不相识的朋友们服务,而从来没有德色。他最痛恨的是自私自利盛气凌人的小人物。最欢喜的是大公无私的民主作风。
韬奋先生精神上的战斗力远超于他的肉体上的战斗力,他可以战胜政治上社会上的顽敌,却抵抗不了侵犯他的病痛。人类杀人的能力至今还胜于救人的能力,以致征服不了毁灭大量生灵的癌肿,而我们的“战而不屈”的斗士终于给这可恼的不治之症夺去了光辉的生命。
然而死只不过征服了韬奋先生的形骸,他的永生精神体现在人民大众的民主事业中,却成了死的征服力量。
我们要宏扬韬奋先生为大众民主生活战而不屈的强毅精神,扩大死的征服力量!
(选自1947年7月上海版《永在追念中的韬奋先生》。)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
公众号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