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介绍
纪念邹韬奋先生
发布时间:
2012-07-04 00:00
作者:
陈毅
来源:
我对韬奋先生的倾慕,不仅在其少年时代的刻苦成学,不仅在其壮年时代的挺身入狱,作了举国抗战的向导,不仅在其以犀利的文笔,竖旗文坛,横扫千军,刺透反动派的肺肝,尽了大众喉舌的光荣职务;而尤在其能以一个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的代表而坚决走上为工农兵大众服务的道路,这是韬奋先生永垂不朽,可为式范的地方。我们熟知韬奋先生的历史,他是一个民主主义者走入战场,伟大的革命实践推动他向前迈步,直至与共产主义相结合,最后以他的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和事业说,置诸共产主义者前列,可说毫无愧色。因此邹先生的道路是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与共产主义最终结合的道路。彻底革命的民主主义者与共产主义的一致性在邹先生一生历史实践中,又一次证明了。比如孙中山先生是前三十年的一个最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其一生实践,晚年达到很正确的承认共产主义是革命民主主义的朋友。比孙中山先生稍后约当十年至十五年左右的鲁迅先生,也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的启蒙大师,他几乎完全走着相同路线,其晚年不但与共产主义相结合,且成为献身前列的最坚强的舵手和战士。这是第二个例子。继孙,鲁两公之后的韬奋先生,从革命民主主义开始,直达到共产主义行列,那么,我们想一想这是一件偶然巧合吧?我想不是的,我想这里极其庄严郑重地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总规律,这一条定理有不可拒抗的伟大力量。中国的民主革命启蒙大师们,均遵循了这一条路作了开路先锋,反动派的任何手法都是无法逆阻的!因此凡是一个真正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他绝难半途而废,他至少会承认中国共产主义者是他最好的朋友。反之,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如果拒绝参加民主革命,或不献身民主革命前列,或于献身之后陷于同化,不能彻底推行民主革命,忘记了本身的任务,那必然是假的共产主义者,亦必失败无疑。我想这种例子也很多的。因此,我肯定的说韬奋先生一生的奋斗,其伟大成功便是继孙、鲁两公之后,再度指出中国革命的总规律。这种价值是无可比拟的,也是我所最倾慕的地方。
现在韬奋先生死了。我想当着播种者精疲力竭走去安息的时候,那预兆着收获季节已经不远了!将收获的黄金果实呈献于人民大众,呈献于播种者的英灵之前,那是我们后死者的责任!我们继续前进吧!
九月二十九夜
(原载1944年11月22日延安《解放日报》第1版。)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
公众号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