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邹韬奋同志诞辰120周年《韬奋精神六讲》出版

  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讲话。一年来,全国新闻出版界在认真学习和贯彻讲话精神的过程中,认识到可以结合学习韬奋精神,加深对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理解。在邹韬奋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解读韬奋精神的读本《韬奋精神六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书中讲述了邹韬奋先生奋斗的一生中的感人故事,梳理归纳了韬奋精神的丰富内涵。近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人民出版社联合举行该书的发布活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宣部出版局相关领导,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谭跃,该书的作者、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三联书店总经理路英勇,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邹韬奋的孙女邹小桦等出席了活动。

  邹韬奋先生是我国现代进步新闻出版业的杰出代表,是唯一一位列入首批国家公祭日公祭烈士名录的新闻出版界人士。以邹韬奋的名字命名的“韬奋新闻奖”、“韬奋出版奖”是我国新闻出版界个人成就最高奖,韬奋精神已经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一面旗帜。什么是韬奋精神?毛泽东同志曾做过精辟的总结,即“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是韬奋精神的核心。韬奋精神又是丰富的。韬奋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真诚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坚持真理、永不屈服的斗争精神,以及正确处理新闻出版的事业性与商业性关系,善于经营,精于管理,爱岗敬业等等,都是韬奋精神的重要内容。韬奋先生之所以称得上是现代进步新闻出版业的楷模,既是因为他20多年的业绩彪炳史册,还因为他具有新闻出版家的高超才能和职业美德,更因为他有竭诚为大众服务、一心为祖国献身的满腔热血,有忠贞为国气贯日月的光明心地。

  习近平同志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提得最多的两个概念是“人民”和“爱国”。这两个概念,正是韬奋精神最为重要的内容。此外,讲话中的一系列重要观点也都能在邹韬奋的新闻出版和写作实践中找到生动范例。《韬奋精神六讲》的编者聂震宁认为:“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既是对文艺工作作出精辟论述,指明方向,提出要求,也是对革命的、进步的文艺工作的历史做出的深刻总结”,“新闻出版工作者可以通过学习韬奋精神,加深对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的学习理解和贯彻落实”。

  邹韬奋先生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学习和贯彻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过程中,三联书店和人民出版社都产生了编写出版韬奋精神读本的构想。书稿最终由两家联合出版,作者为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先生。聂震宁在2009年时荣获第十届“韬奋出版奖”,他曾任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卸任后担任韬奋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长期以来致力于韬奋思想文化遗产的继承和研究工作,是编写韬奋精神读本最合适的人选。

  聂震宁将韬奋精神归纳为“为大众”、“爱祖国”、“敢斗争”、“善经营”、“懂管理”、“真敬业”六部分,在书中用六个章节展开叙述,用丰富的事例、众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勾勒出邹韬奋不懈奋斗的一生。许多读者可能熟知韬奋先生“竭诚为读者服务”的理念,然而并不了解他付出过多少努力才能达到这个境界,更没有认识到他所做的这一切乃是因为选择了“永远立于大众立场”的道路和方向;可能对可歌可泣的“七君子事件”有所知晓,然而并不了解韬奋先生为了抗日救国究竟做出过多少牺牲,更没有体会到他的爱国情怀已经融入其生命,他“推母爱以爱我民族和人群”的名言乃是出自于他生命的呼喊;可能赞颂过韬奋先生敢于斗争的气概,却并不了解他为此遭受过多少凶险和打击,尤其较少理解到,他的抗争乃是为国为民,为了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的理想,他临终留下的最后遗言“不要怕”乃是他一生奋斗的最强音;也可能津津乐道于当年《生活》周刊神话般的崛起和生活书店拥有56家分支店的辉煌,却对韬奋先生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无私奉献和卓越理念、敬业精神不甚了了。读完这本书,读者会对邹韬奋有更全面、深刻的了解。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韬奋基金会 2012,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072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86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联系方式

地  址: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院7号楼

邮政编码: 100009

联系电话: 010-58757389

联  系 人: 周老师

公众号二维码

图片名称

微博二维码

图片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