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简报
聂震宁:关注韬奋精神在新时代的继承弘扬
发布时间:
2021-01-19 00:00
作者:
穆宏志 晓雪 郑杨 田红媛/采访整理
来源: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出版传媒业抓住机遇、奋力突破、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一年。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特别推出“我的2021我的‘十四五’”专题,邀请行业协会与研究机构,关注2021年变局,展望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以下为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的采访记录:
问:2021年您最关注的行业发展热点是什么?
聂震宁:作为一个老出版人,我当然关注行业的全面发展和创新;作为韬奋基金会理事长,我更关注韬奋精神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弘扬,关注新时代出版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创新,关注全民阅读工作的开展和成效。
新时代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面临着复合型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重点,全民阅读面临着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城乡全覆盖的目标要求,为此要加大阅读内容引领的力度,加大优质阅读内容供给的力度,加大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的力度,还要积极推动青少年阅读和家庭亲子阅读,保障特殊群体基本阅读权益,提高数字化阅读质量和水平,努力实现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全民阅读的要求。这是“十四五”期间全民阅读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开局之年就应当切实推进。
问:2021年乃至“十四五”期间,您认为哪些社会变化会给书业带来影响?
聂震宁:“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专门用一个部分对文化建设进行了部署,提出今后5年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部署了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三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党中央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
可以预见,即将开启的“十四五”发展新时期,我国的社会文明程度将得到新提高。包括全民阅读在内的出版行业作为社会文明程度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最主要的服务和经营内容,未来5年一定会有更有力的推进。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这些都是出版行业要着力发挥作用、切实完成的重要任务。
问:“十四五”期间您最期待解决的行业问题是什么?
聂震宁:“十四五”期间我最期待解决的行业问题:一是要在主题出版中加强群众喜闻乐见的出版物出版;二是各地党委政府要对当地的实体书店加大支持力度,因为实体书店在全民阅读中确实能发挥引导和服务作用;三是无论线上线下图书销售的市场规则要得到相对合理的安排;四是传统出版业要进一步做好融媒体出版的转型;五是要加强行业新型人才的培养。
为此,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要把出版学上升为一级学科,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讨论,我们发现,把出版学无论放在哪一个学科之下,都是不利于出版人才的培养和出版教学科研发展,不利于出版业做大做强,也就是不利于建成文化强国的。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文化强国,那么,文化强国必然是出版强国,没有建成出版强国怎么能称得上文化强国呢?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
公众号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