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简报
《韬奋全集》(增补版)编委会会议在沪召开
发布时间:
2015-09-08 00:00
作者:
来源:
韬奋基金会网站
《韬奋全集》(增补版)编委会成员
聂震宁理事长与邹嘉骊女士亲切交谈
张增顺副秘书长在会上发表建议
黄国荣副秘书长在会上发表建议
邹韬奋先生,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是我们国家公布的出版系统唯一的公祭烈士。今年是韬奋先生诞辰120周年,为纪念这位先辈烈士,韬奋基金会拟做召开纪念座谈会、拍摄电影《患难余生》、举办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增补重版《韬奋全集》、编写出版《韬奋精神读本》五件事,其中《韬奋全集》(增补版)再版编委会会议日前在上海召开。
编委会主任由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担任,副主任有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兴康、韬奋先生女儿邹嘉骊,编委会委员若干。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副秘书长张增顺、黄国荣亲赴上海参加会议。
韬奋先生一生为民族解放、民主政治、进步文化事业奋斗不息,写下了大量的著作和译作,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发表了精辟的见解和议论,对世界的状况作了翔实的考察。这些著译,不仅对于研究韬奋战斗的一生具有重要价值,为研究现代中国历史和文化思潮也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问题,都有深刻的思考,编辑出版《韬奋全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一项文化积累的工程。
编委会会议审理确定了增补版的编辑原则与出版方式。20年前,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过《韬奋全集》十四卷,八百万字。增补版自 2014年7月起,韬奋基金会、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韬奋纪念馆就开始筹备《韬奋全集》(增补版)的出版事宜。这次增补再版,整体上保持原先14卷的分册方式不变,主要增加发现的新的资料,补充文章数十篇,新增补的内容按照资料的时间分别加入不同的卷册内,同时对20年前的版本进行校订和补充,以期完善韬奋先生的思想、学术,全面展现韬奋先生的精神等。
上海人民出版社选派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和政治素质过硬的青年同志,分别组成编辑小组、印务小组,在近一年时间里,对每一篇文章进行深入研读。本着“多一双眼睛,少一个差错”的精神,分别从史实核查、信息核对、咬文嚼字等方面对书稿认真梳理,依照作者与文章的脉络,订正了语言修辞、行文逻辑的规范问题,进一步理清了人物和事件的基本信息和数据,做到前后表述的相对一致。多次开会研究,对全集的编排方式、装帧形式、编校工作等具体事宜进行沟通,为本套书的顺利出版构建了良好的基础。
邹嘉骊同志还就全集如何真实地反映韬奋先生一生成长的全过程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建议把已经掌握的韬奋先生的全部文章,包括他年轻时对时局的看法有局限的文章同时收入全集,真实地看清他思想演变的全过程。
此次再版过程中,大家深深地感受到韬奋先生精神的不朽。正如毛泽东题词所说:“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他的服务精神,正是他留给当今新闻出版人最宝贵的遗产,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坚持的方向。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
公众号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