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简报
《闲来笔潭》一月发行50万册启示
发布时间:
2013-11-15 00:00
作者:
张振明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报
今年5月9日,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纪委原书记吴官正的新作《闲来笔潭》在全国问世。这是一部“没想到”的畅销书。一时间,洛阳纸贵,一书难求,上市一个月发行量即突破50万册,好评如潮,成为2013年上半年中国图书出版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笔者有幸作为该书的主要责任编辑,经历和组织了这本书从编辑出版到宣传营销的全过程。下面我就结合本书编辑出版背后的一些故事谈一些心得体会。
吴官正同志曾位至中央政治局常委,大领导如同大学者、大作家一样,很多时候是难以直接接触和沟通的。只有通过出版人自身的努力,去真正抓住这些大牌作者、金牌作者的心,取得他们的信任,才会有一部部有传承价值的精品图书的产生。
客观地说《闲来笔潭》得以成稿,并最终得以出版,是相互间的信任。此前,我社向他提出过一个系统的出版计划,并依照计划在两三年内陆续出版了《汉水横冲》《正道直行》《民贵泰山》等工作文稿性质的图书;就在这3本工作文稿的编辑出版过程中,我们又通过吴官正同志身边的工作人员了解到他退休后还在自己写笔记、记述自己的心得感悟,当时我们立即意识到这种记述的特殊历史文献价值和创新性。于是我们随之调整深化了他的著作出版计划,提出来供他参阅。同时,在上述3本工作文稿编辑出版后,我本人作为这些书的主要责任编辑,还专门汇编出版了一本带有吴官正同志言论集萃性的书《尚真唯实 清心笃行》,也让他体会到我社对他相关思想理念的真正深入了解和发自内心的敬重。这种出版人和作者之间的深层次思想沟通和交流,是赢得作者最终信任的关键所在,也是《闲来笔潭》从原本没列入出版计划到最终出版的重要因素。
好书必须有好营销。《闲来笔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有着独特内容价值的领导人著作。如果我们不能通过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宣传,把书中有特殊价值的内容传播到尽可能多的受众面前,那我们就愧对了作者,愧对了这部作品。为此,我们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宣传方案,分步骤、分阶段实施。首先选摘了部分篇目在专业的文学刊物《人民文学》《小小说》上提前刊发,结果反响热烈,很多专业作家和一般读者还打电话询问这两家文学杂志社:作者吴官正是否就是中央纪委那位原书记?5月7日,就在《闲来笔潭》全国统一上市的头两天,《中国青年报》“思想者”版提前刊登了书中的一篇文章《毕业证书上的照片》;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篇不到2000字的小文,以其大众性话题和平实、幽默的语言风格,加上作者的特殊地位和身份,很快引起读者的巨大兴趣和共鸣,文章迅速被200多家网站转发。这些在报刊上预发的文章,为《闲来笔潭》上市后的热潮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闲来笔潭》一书宣传推广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编辑、出版人在图书宣传中应发挥其更强的主动性,发挥其主导作用。毫无疑问,对于同一本书,媒体人有媒体人的视角,但编辑是书的第一读者,最熟悉书的内容,知晓它最独特的内容价值。编辑可以更自觉地站在媒体人和一般受众的立场和角度来做好书的营销工作,主动发掘书中具有新闻价值、可能成为大众关注的新闻热点的内容,并在第一时间提供给媒体。反观《闲来笔潭》一书的宣传营销过程,可以说是由于这本书本身特殊的内容价值,在我们编辑出版方的主导下,有效形成了媒体报道的聚合效应,实实在在地把宣传做成了新闻。
(作者系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一部主任)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
公众号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