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简报
韬奋基金会工作简报(2016年第11期)
发布时间:
2016-12-30 00:00
作者:
来源:
韬奋基金会秘书处
第五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在南京举行
11月5日,第五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在江苏南京举行。全国业界、学界30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创新、跨界、融合时代背景下的出版人才培养与发展趋势。本届论坛由我会主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社联办,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上海睿泰企业管理集团承办,百道网协办。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马国仓,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主持论坛,共有13位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出版单位的代表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人事司副司长李宏葵、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焦建俊先后致辞。李宏葵在致辞中说,出版人才工作开展要顺势而为。要始终把提高政治素养放在首位,打造一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的出版人才队伍。要坚持全方位培养,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出版人才队伍。要传承工匠精神,打造一支职业道德高尚、业务能力精湛的出版人才队伍。焦建俊在致辞时表示,江苏省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科学把握新闻出版人才发展的新趋势,营造有利于行业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政策环境,激励优秀人才为出版业繁荣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主题论坛上,我会理事长聂震宁做了题为《创新·跨界·融合:创建新型出版队伍》的主题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出版行业创新、跨界、融合发展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出版业跨界、融合运作机制尚未形成或尚未完善,根据机制创新需求的人才队伍亟待建立。出版单位要形成企业内部跨界、融合业务运作的闭环系统,由此推动新型人才进入和既有人才成长。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司长朱伟峰在做主题演讲时说,人才培养离不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创新的行业大势,传统出版人才面临新媒体全方位挑战的客观环境。培育适应当今形势发展需要的新闻出版新型人才是大势所趋,更是形势所迫。要坚持通过科学制定和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吸引人才、坚持通过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培养人才。
围绕“创新·跨界·融合——出版人才发展大趋势”这一主题,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周斌、上海睿泰企业管理集团董事长艾顺刚、山东出版集团总编辑迟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国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社长沈元勤、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志强、安徽出版集团总编辑林清发等11位嘉宾先后发言。
本届论坛征文活动颁奖典礼同期举办,知识产权出版社祝元志等80名征文作者和北京印刷学院等5家组织单位受到表彰。
纪念邹韬奋同志诞辰120周年画册出版
为纪念邹韬奋同志诞辰120周年,由我会主编、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的画册《风范长存》于11月正式出版。画册除了用图片形式全面展现了邹韬奋同志的生平、业绩外,还囊括了以“纪念邹韬奋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为主线在各地举行的系列纪念、宣传活动。
2015年,新闻出版界隆重纪念邹韬奋先生诞辰120周年。在这期间,北京、上海等地的新闻出版界和社会各界举行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缅怀邹韬奋先生的光辉业绩,研究、宣传、弘扬韬奋精神。为纪录这些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活动,我会策划编撰了《风范长存》一书,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以资对邹韬奋先生永久的纪念。画册一经出版,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称其内容丰富、史料珍贵、装帧设计精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纪念邹韬奋先生的珍贵纪念册。
11月14日,王晓平秘书长将画册面呈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邹家华同志,并就第五届韬奋人才高端论坛举办情况做了汇报工作。邹家华同志仔细阅看画册并认真听取王晓平秘书长的汇报后,高度肯定基金会的各项工作,赞许基金会各位领导及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聂震宁理事长应邀出席2016秀峰出版高端论坛
11月18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庆祝建社30周年,在桂林举办了“2016秀峰出版高端论坛”,我会理事长聂震宁应邀出席此次论坛,并在“‘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出版企业的发展”专题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演讲中,聂震宁理事长分享了他在出版界从业多年的经验与思考,指出,出版人应当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好出版走出去工作,做好版权的国际营销,要以“国际投稿”的基本要求做好版权走出去;出版业的产品走出去、版权走出去、资本走出去三个层次、三条路子都值得重视,出版走出去最重要是要采取本土化战略,在国际上创办并运营好出版实体。他说,实施出版走出去战略,对出版企业而言,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发展所需。为此,他提出了五条建言:一是文化走出去是出版界的责任所在、义不容辞;二是政府应发挥好主导力量;三是企业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走出去经营模式;四是人才结构必须优化,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五是要营造更好的文化走出去的氛围和投资环境。
聂震宁理事长应邀参加第十七届深圳读书月系列活动
11月23日上午,作为第十七届深圳读书月系列活动之一的第二届华文领读者大奖在深圳图书馆举行评审会。我会理事长聂震宁作为评委应邀出席该活动,并同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尹昌龙等十三位评委评选出华文领读者大奖获奖者。
当日下午,第二届华文领读者大奖系列论坛的首场论坛“领读者的责任与使命”在深圳南山书城举行,我会理事长聂震宁应邀出席并与深圳市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尹昌龙、北京大学教授李杨、北京万圣书园创办人刘苏里展开对话。在谈到领读目的时,聂震宁理事长指出,一方面,由于我国国民阅读总量少,开展领读活动可以提高国民阅读率;另一方面,随着全民阅读的普遍开展,需要逐步提高国民阅读力,领读者可以在这当中发挥好引领和提升。
我会参与主办第三届读书会发展论坛
为探索阅读新空间,助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我会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中国发行协会社科工作委员会,联合读联会40余家成员单位举办了以“发现新的阅读空间”为主题的第三届读书会发展论坛。
我会副秘书长黄国荣同志出席论坛并做了发言。他在发言中强调,近几年来,全民阅读这个词在我国人民的工作与生活中高频率使用,标示了我国社会潮流与民众生活的两种现实状态。一是党中央和国家政府高度重视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力图通过全民读书来继承发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中华;二是我国人民有相当比例的人(50%左右)不读书,整体国民素质亟待提高。
同时他指出,阅读空间包含阅读环境的空间(有形的物理空间和无形的虚拟空间),阅读内容的空间,还有阅读形式的空间。发现阅读新空间,就是要扩展新的阅读场所,开拓新的阅读内容,探索新的阅读形式。24小时书店、24小时自助图书馆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各大城市,无疑是对新的阅读空间的开拓。杭州图书馆着力探索主题分馆建设、温州以“城市书房”为代表的主题式、分众化、网格化、嵌入式的公共阅读服务新样式,第二书房在全国建立助民阅读的分店,无疑是对阅读形式空间的新开拓。各种读书会、全民阅读年会层出不穷,都加进了阅读实践的内容,无疑是对阅读内容新空间的开拓。
论坛上,北大教授王子舟、社科院研究员杨早等10位学者与专业研究人员分别做了演讲。论坛还以“阅读的跨界空间”为题,举办了读联会沙龙与分论坛,来自全国各地读书会的代表参加了论坛。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
公众号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