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简报
韬奋基金会工作简报(2018年第4期)
发布时间:
2018-05-17 00:00
作者:
来源:
韬奋基金会秘书处
第四届邹韬奋年度外国小说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4月13日,“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17暨邹韬奋年度外国小说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我会理事长聂震宁、副秘书长黄国荣出席仪式并讲话。此次盛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韬奋基金会联合举办。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阿根廷等国家的四部作品荣获2017年“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其中,德国作家博多·基尔希霍夫的《遇见》荣获第四届“邹韬奋年度外国小说奖”。
讲话中,聂震宁理事长指出,评选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是我国加强文化交流的一个活动,旨在通过评选,在世界当代文学中体现出中国学者的文化立场和审美眼光,而这种他者的选择更有助于文学交流,同时可以使文学变得更加五彩斑斓。通过分析本届四部获奖作品的各自精彩之处,他指出,此次之所以授予《遇见》第四届“邹韬奋年度外国小说奖”,是因为这部作品近距离地反映了欧洲社会当下的现实难题,同时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共同发起,于2001年设立,次年首次出版获奖作品丛书。至2017年止,该奖项已成功举办16届,共有24个国家的94位作家携其作品荣获该奖项。其中,2003年及2007年的获得者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勒·克莱齐奥分别于2014年、200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自2014年起,我会对“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给予特别关注及倾力支持,并于当年始,在每年的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获奖名单基础上,选出“邹韬奋年度外国小说奖”获奖作品。
第四届“未来精英”中国阅读之星
选拔活动总决选启动
4月22日,第四届“未来精英”中国阅读之星选拔活动北京市总决选暨2018年“学习杯”全民经典朗读世界阅读日主题活动在京举办,我会副秘书长黄国荣及学习出版社社长董俊山、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长庄正华等多位嘉宾应邀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由学习出版社、韬奋基金会、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等7个单位联合主办。第四届“未来精英”活动自2017年9月启动以来,在全国20个省市设立分赛区,36万多个家庭参与这项活动。其中北京市4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共计2万多名选手参与选拔,最终800多名小选手成功晋级北京总决选,角逐产生了北京市金奖、银奖、一二三等奖和“阅读之星”“朗诵之星”冠亚季军单项奖。
聂震宁理事长应邀出席
第一届爱阅童书100发布会
4月2日,100本童书,100分成长——第一届爱阅童书100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我会理事长聂震宁应邀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会上,聂震宁理事长高度评价了本届“爱阅童书100”入选图书,同时希望“爱阅童书100”活动能为全民阅读的深入开展,为少年儿童的成长,为国家文化的发展作出独特贡献。他特别指出,开展全民阅读,开展少年儿童的阅读最为重要,这是改善国民阅读状况最重要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少年儿童阅读,全民阅读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全社会都应该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少儿阅读。
“爱阅童书100”由深圳爱阅公益基金会组织评选和捐赠。爱阅公益基金会每年汇集整理当年首次在国内出版的童书,由儿童文学、儿童教育、儿童阅读研究、儿童心理、少儿科普、美术等专业领域内的专家组成评委会,以公正、科学、专业的标准评选出适合6-12岁儿童阅读的100本优秀图书,爱阅公益基金会将向全国1000所贫困地区小学捐赠这批优秀图书。
聂震宁理事长应邀出席
《中国期刊史》出版座谈会
4月11日,由中国期刊协会组织编写、石峰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五卷本《中国期刊史》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我会理事长聂震宁应邀出席座谈会并发言。
会上,聂震宁理事长首先代表韬奋基金会对《中国期刊史》的出版表示祝贺。他高度评价了《中国期刊史》具有的学术研究水平和理论探讨深度,认为《中国期刊史》的出版,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一份有利的历史认知和理性支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期刊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理论思考,为中国期刊业的改革发展进一步提振了信心,为我国出版业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颇具价值的范本,同时为出版从业者、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内容相当丰富且宝贵的文献资料。聂震宁理事长表示,韬奋基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向中国期刊协会学习,努力为出版学术建设做出贡献。
《中国期刊史》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结项成果。作为第一部系统考察中国期刊发展史的专著,《中国期刊史》“全景式”展现了中国期刊200年来自产生、发展、壮大到转型的变迁过程,记录了期刊媒体在促进民族意识觉醒、社会变革进步、文化科学发展以及推出优秀精神产品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聂震宁理事长应邀出席助推全民阅读系列活动
在第23个“世界读书日”(2018年4月23日)到来之际,我国多地举办了助推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我会理事长聂震宁应邀出席相关活动。
(一)赴南京畅谈全民阅读
4月18日,第十四届江苏读书节启动仪式暨“书香中国大讲堂”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作为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2018“12本好书”作者代表、首届书香江苏形象大使,聂震宁理事长应邀做客并以《独读书不如众读书》为题畅谈全民阅读。
讲座中,聂震宁理事长表示,应善待形形色色的阅读者,不要把手机阅读这种碎片化的阅读视为堕落,但手机阅读只是零食,阅读一本好书才是主食。对于阅读,最好的方式是忙时读屏、闲时读书。谈到读书形式,聂震宁理事长提出“独读书不如众读书”。在他看来,“众读书”带给读者的收获比“独读书”要大,人们可以通过读书会、校园阅读、社区阅读、家庭阅读等形式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但在众多方式中,家庭阅读是最基础的形式。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建立阅读习惯,父母和孩子不仅能够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也能在阅读中提升亲子关系,传递亲情与家风。
(二)赴南宁出席2018中国全民阅读年会
4月20日,以“新时代 新阅读”为主题的2018中国全民阅读年会在广西省南宁市开幕。年会由国家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指导,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旨在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全民阅读,打造公益性年度全民阅读推广、交流平台。聂震宁理事长应邀出席年会并做题为《独读书不如众读书——全民阅读也要讲方法》的演讲。
演讲中,聂震宁理事长借用孟子名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提出“独读书不如众读书”。他指出,全民阅读应该重在使更多的人享受阅读这一过程及其带来的快乐。推广全民阅读要讲究方式方法,除了可以通过家庭阅读、校园阅读、读书会、社区阅读、数字阅读等途径开展阅读活动外,还应努力在家庭、工作场所外,营造诸如餐馆、咖啡厅、书店、文化馆等第三空间。
(三)赴盐城作全民阅读报告
4月21日,“黄海讲坛第391讲——跟着聂震宁助推全民阅读”在江苏省盐城市举办,聂震宁理事长应邀做客并作报告。本次讲坛由盐城市文广新局、盐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盐城市全民阅读促进会主办,盐城市图书馆承办,共计吸引来自社会各界人士和读者500余人前往听讲。
在题为《我们为什么要读书》的讲座中,聂震宁理事长梳理了全民阅读自推动以来的“马拉松式”发展历程,并引用国内外丰富案例,阐述了全民阅读的必要性、我国为什么要开展全民阅读、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怎样提高阅读力等问题。最后,聂震宁理事长与现场观众进行了提问互动,通过深入浅出的解答,加深了听会者对阅读的必要性和全民阅读活动的理解。
(四)赴上海共话阅读与教育
4月23日,“新时代背景下的阅读与教育:2018年世界读书日活动”在上海举办,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学会、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主办,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阅读方式。聂震宁理事长应邀出席活动并发表题为《阅读力就是学习力》的演讲。
在演讲中,聂震宁理事长指出,学习从阅读开始,有多么好的阅读力,就有多么强的学习力,深化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大阅读教学,势在必行。学校图书馆的功能应适应课程改革需要,中小学生要有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图书馆的老师最重要的作用不是维护秩序,而是要给学生提供阅读指导,使得他们能够更好的阅读和学习。演讲中,他还就自己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大会上提出的“关于在我国中小学设立阅读课”的提案做了专门讲解,引发与会人员的广泛兴趣。
(五)赴德州分享阅读方法
4月25日、26日,我会理事长聂震宁先后应邀前往山东省德州市为第五中学和第十中学共6000余名中学师生做阅读报告。
聂震宁理事长从什么是全民阅读、为什么要开展校园阅读、读书的方法、读书要动口动手动心等4个方面讲解了“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他认为,要实现全体国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提高阅读力,就要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开展阅读学的教学工作,精心组织校园阅读。最后,他勉励同学们要多读书,肩负起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重任。
韬奋基金会2018年4月全民阅读捐赠活动公示
遵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为了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我会自2013年始组织实施了“推动全民阅读图书捐赠工程”,为全民阅读活动解决缺书、少书的实际问题,为基层图书馆排难解忧,为广大基层读者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食粮。
2018年4月,我会通过“推动全民阅读图书捐赠工程”向山东、云南、湖南、湖北、河北、河南、浙江7省捐赠图书94038册,共计码洋3840009.8元。其中,向山东捐赠图书11335册,码洋500000元;向云南捐赠图书5196册,码洋200000.7元;向湖南捐赠图书42270册,码洋1600005.3元;向湖北捐赠图书10045册,码洋500002元;向河北捐赠图书9776册,码洋400000元;向河南捐赠图书1380册,码洋40001.4元;向浙江捐赠图书14036册,码洋600000.4元。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
公众号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