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动态
一年之约,我们迎光亮而来——韬奋基金会与半糖去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积石山震后一周年公益行小纪
发布时间:
2025-01-06 16:01
作者:
项目部
来源:
韬奋基金会
一年之约,我们迎光亮而来——韬奋基金会与半糖去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积石山震后一周年公益行小纪
晨雾散尽,我们一行4人从临夏市出发前往积石山县。与一年之前不同,这次车上的气氛轻松活跃,我们听着当地司机介绍一年来积石山发生的变化,聊着当地的风土人情。随着海拔逐渐升高,离积石山县越来越近,望着远处高山的积雪,我有些忐忑。
2023年12月18日,积石山县遭遇了6.2级地震。2024年1月初我们到达了积石山,那是我第一次站在灾难面前。大山深处,天亮得比外面要晚一些,到达大河家镇时临近8点,天空仅仅是鱼肚白。面对着被砸坏的车,倒塌的房屋,不知该往哪里走。走近观察布满裂纹的房屋,只有耳边的寒风在诉说着当时的惊险和灾难过后的苦痛。
下了高速,思绪被拉回。在县教育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驶入了积石山县。
街道逐渐和记忆中的景象重叠,不同的是多出来了许多新建的房屋,整齐明亮。小小的县城中升腾着浓厚的“烟火气”。
积石山县一年来对比图
我们首先去了2025年拟资助孩子小丁(化名)的家中。小丁的父亲外出打工,母亲照顾家庭,家里有年迈的老人和三个妹妹,最大的上四年级,最小的一岁半。小丁自身身体状况欠佳,长期服药,大部分时间都在治疗。通过交谈,我们得知,即使身体状况不好,小丁依旧努力学习,取得班级第二名的好成绩。校长表示这样的成绩维持下去基本可以上二本,这在县里是很不错的成绩。2024年资助的孩子小文,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在上次走访时小文和奶奶、二哥(15岁)一起生活,靠大哥(21岁)打工和亲戚接济度日。通过交谈,我们得知刚升入初一的小文对小学到初中课业难度的转变还不太适应,有些偏科,不太自信。我们鼓励她,给自己一个适应的过程,不要因为一开始成绩的不理想,和小学学习成绩排名有落差就否定自己。她告诉我们,自己最喜欢的科目是英语。我们也和她约定,努力学习适应,未来我们会挑选适合她的英语课外书邮寄给她。
在家访完毕后,由积石山县教育局和临津中学校长牵头,我们和所有拟资助、受资助的孩子坐在一起。我们聊着梦想,憧憬未来的生活。半糖去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彦昆嘱咐孩子们,认真读书,坚持学习。只要还在读书,就会有很多人会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相信爱与希望的力量,坚定自身信念,到更远的地方看一看。临别之前,我们还赠送同学们带有“前程似锦”寓意的文具礼盒作为新年礼物,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好好生活。
震后新建学校——积石山县临津中学
为孩子们带去的新年礼物
半糖去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彦昆:“我们期待听到你们的好消息,哪怕你们告诉我,你们又长高了,身体更健康了,这也非常好。身体健康很重要!”
韬奋基金会和半糖去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在2024年1月向积石山县范围内10所中小学捐赠图书100万码洋,向积石山县图书馆(移民中学代收)捐赠图书50万码洋,向大河家中学捐赠“爱心书包”1000个,价值50万元。捐赠图书及物资共计价值200万元。除此之外,还成立了韬奋基金会-半糖去冰科技助学金项目,旨在为积石山县内就读的困难学生提供读书期间生活费资助,每位学生每年5000元。目前共有5名受助学生接受资助,2025年还将有5名学生加入资助计划。我们希望通过资助生活费用减轻孩子们上学路上的“包袱”,让他们能够保持学习热情,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轻松。
坐在回程的车上,看着飞快后退的黄土高坡,黄河映入眼帘,夕阳照在河面上反射出金光。我回想起,上一次来,我站在废墟中手足无措时,两位老阿妈从我身边路过,一边责备“这个娃娃怎么穿这么少,手要冻坏掉”一边把手里的手套强塞给我。我推辞,她们看了看灰蒙蒙的天,说了一句话——“天快大亮了,我们暖得很”。
2024年1月老阿妈给的手套
闪着金光的黄河
在那次的返程中,我拿着手套,偷偷流泪,迫切地希望我们的帮助能够成为透过黑暗的阳光,为他们带去一些温暖和希望。
这次,我们迎光亮而来,奔赴一年之约。通过爱和希望的力量鼓励每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呵护正在螺旋上升的稚嫩人生。我们由衷期待着能够传来孩子们的好消息,为他们每一个细微的成长喝彩,为每一个美好梦想的实现而热泪盈眶。
联系方式
公众号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